浅谈感应-【道法启蒙】系列论坛-论道台-本元民俗论坛

浅谈感应

20240203153759440-1706941606466

 

一,感应的原理

本质:识神把得到的信息展现给元神

载体:炁

实质:炁化

方式:眼耳鼻舌身意

即:识神通过六根“眼耳鼻舌身意”,以炁的交互、变化为载体,展现信息。根据六根的侧重,会有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、触觉、想法等诸多表现。

      最常见的是练功过程中的身体反应,通常我们称之为“炁感”,常见的有痛、麻、酸、木、凉、跳、沉、动、胀、热、冲、陷等十二种。此为触觉的感应,在肉体层面出现,多以经络、脉轮为载体,同时也会出现在肌肉、筋膜层面。此法正向运用,为“体感法”、“手感法”。

      其次经常出现的感应,为“意”,也就是内心的想法。内心的想法会有画面感、声音感,比如所谓的“杂念”、“做梦”,都属于此类。若正向运用此功能,我派称之为“会神法”。如何理解“会神”?举一个例子,现在请大家回忆升国旗的场景,是不是内心出现了升国旗的画面,有人物、有声音,甚至内心还会唱诵着国歌。这种画面有别于肉眼看见的世界,这种声音有别于耳朵听到的声音,它存在于意识的世界,是心神的特殊功能。

     至于视觉体现的眼功,一般会形成有质无碍的象,是有别于上文所述会神,不是在心里呈现,而是在眼前展示出来。

     听觉的耳通、嗅觉的鼻通等,也都是如此,在此不赘述。 

 

二,感应的类别

      内感与外感

      内感,指在练功过程中,自己内在的反应。

      外感,指在对外行事的过程中,内外之炁交互得到的信息。比如:占卜、算命、勘测风水、画符、施法、治病等。

三,内在感应

      内在的感应,其本质是自己内炁的变化。炁分阴阳,内炁在阴阳层面的转化过程中,会出现种种感受。

      最常见的感受,还是“触觉”,如流泪、打哈欠、干呕、发热、发冷、痒如虫爬……

      如何理解解释呢?练功提升了阳炁,而排散阴浊,阴浊之炁激荡,按照经络、脏腑的关系而排解。比如,流泪是在疏肝;呕吐、打嗝是在疏通脾胃;忽然大笑是疏解心中瘀堵;痛哭、咳嗽是在调理肺气……

      身体前俯后仰,是炁走任督。顺逆转腰,是炁行于带脉……

      种种感受、动作,皆是炁行经络的表现而已。

      至于意识造作产生的各种景象,或今生经历、或前世种种,或神仙加持,或邪鬼缠绕,皆是意识之中的阴炁激荡形成。是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五炁的造化。

      为什么是阴炁?《常清静经》有言:“天清地浊”,阳清阴浊是也。凡阳炁盛,人必清必净;阴炁荡,必定各种觉受而不再宁静。

 

四,外在的感应

      外在的感应,其本质是外炁与内炁的交互,根据同炁相求的原理从而产生反应。

      如易占时,缘主的炁通过数术符号与自己的炁产生反应,从而或灵机一动而捕捉到类像,或脱口而出得到结论。

      如耳报,为缘主之炁通过护法之身,在耳边汇报,从而得知信息。

      如治病、施法,缘主的问题(病炁)以同炁交感的方式激荡起自身体内的五行之炁,从而在施术者身体产生反应。

      更多的,其实还是“会神”,外在的信息通过炁的五行变化,在心中呈象,以意识的方式在内心中呈现,世人所谓的“第六感”就是此类。

 

五,如何应对感应到的信息?

     以修行论,这些信息都是阴炁激荡后衍生出来,对于修行而言是无效的。因为修行的基本要素是心炁合一,是需要让阴阳之炁凝聚且安静,是不需要这些阴炁激荡的。故而,如果是为了修行,那么请无视阴炁激荡所产生的反应,这些都只是“觉受”。

      以功用论,这些信息可以“以象解象”而产生功用。如何以象解象?类象思维+生克手段。

      如感应到冤亲债主、恶鬼邪师,以类象思维,必定是内心有嗔念,外在有小人。如以生之方法,则无视之,专注于练功/施法/治病,任凭此嗔念之炁变化,万千变化之后自会消失;若以克之方法,则应对之。或行炼度以应鬼,或以镇治以化邪,或以劝告以开导,皆可对治。

六,感应到湿寒怎么办?

     最常见的一个现象,就是一个老师说:“你身上湿气重、寒气重,你这个功夫不到家。”

     感应到他人身上的湿气和寒气,是否等于对方身体不好或者没有修为?

     葛老师的回答:不是的!这是没有真正懂得阴阳的道理,没有懂得易经的道理。

     为什么?

     阳为快,阴为慢,这是最基本的概念。阳炁跑得快,阴炁跑得慢。阴炁一慢,必然在身体内沉积,变成湿、寒。所以我们所说的“病炁”,或者感应到的“病炁”,都是阴炁,大概率是湿寒。我们都是凡人,都有肉身,肉身都会衰老。逐渐衰老的肉身会沉淀越来越多的阴炁,所以但凡去探测、感知别人的身体,都能感受到一堆的病炁,自己越敏感就越能感知到。

      所谓病炁,我们认为有六种:风寒湿、燥暑火。其中风寒湿为病炁之中的阴,会沉积在体内隐藏;燥暑火为病炁中的阳,会发出来。所以一般发病时,往往表现为燥暑火。不发病时,通常是风寒湿。所以一般去感应,大多都是风寒湿。

      所以回到原理层面,一个人的肉身本身就是走向衰老的,衰老就是阴炁的特点。所以必然走向衰老的身体里面会有层层病炁,那么感受到他人的病炁,并不能说明这个人“有病”,因为有病是肉体的常态。每个人的身体都是阴炁变得更多、病炁变得更多,只要在人间,没有例外。

 

七,感应到邪鬼怎么办?

      搞宗教的,喜欢谈论鬼神,而且尤其喜欢谈论邪鬼。什么冤亲债主、堕胎婴儿,邪师斗法,恶鬼索命等。

      其本质,也都是阴炁的化现罢了。

      单说冤亲债主,我们从无量世来,有无数个前世。理所应当有无数的冤亲债主,每当运势不佳、身体不好的时候都会出现,无穷无尽。所以不可不察,不可不重视。

      如何应对?首要就是忏悔。虽说都是邪鬼都是阴炁,但是有灵性的阴炁(有意识),所以在处理时需要与之沟通,忏悔往昔错事便是最好的方法。至于驱邪、镇压、收服,也是一剂良药,但并非适合所有人,其中差别,只能择人而授。

 

八,不同之人感应不同

      感应是个性化的东西,是自己识神和自己元神的沟通。用哲学的话来说,就是认识论(认识世界)和方法论(改造世界)的问题。

      所以必然会出现一个现象:面对同一个事件,不同的人得到的感应不同,甚至得出的结论不同。

      阴炁,在内为病炁,在外为一切让人不顺利的炁。

      搞风水的大师的感应,会看到地煞。

      搞法术的大师的感应,会看到阴邪。

      搞命理的大师的感应,会看到流年不利。

      这些都是个人的主观对阴炁的自我呈现。换句话说,这些都是阴炁,哪一个大师说的是对的?

      葛老师说:都是对的,但也都是错的。

      若病人找十个师傅,十个师傅有十个答案,所以十个师傅都是错的。

      但若看到阴邪的师父用驱邪化解,看到地煞的师父用风水化解,看到命运的师傅告诉对方要认命,那么只要病人照做,这些师傅都是对的。

      因为:认识论决定了方法论。

      我若认为是鬼的问题。那么我就驱鬼、收鬼甚至杀鬼,鬼没了,问题就解决了。

      我若一会儿认为是鬼,一会儿认为是风水问题,一会又认为是其他,那么不管我用什么方法,都解决不了。因为自己的心乱了,心炁不合一,力量发挥不出来,解决不了别人的问题,更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。

      故而,执业者不可不察,不可不审视自己。

 

九,感应的终极状态

     《系传》曰:《易》无思也,无为也,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。

     《庄子·大宗师》:至人之用心若镜,不将不迎,应而不藏,故能胜物而不伤。

     《传习录》:圣人之心如明镜,只是一个明,则随感而应,无物不照。故圣人只怕镜不明,不怕物来不能照。讲求事变,亦是照时事,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功夫。

 

十,感应的修持方法

     法不轻传,择人而授。

     今年于同门内部传授“九天玄女灯前课”,先做一个预热,见此文:指路集|九天玄女灯前课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没有回复内容